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初中生常见问题

舞蹈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舞蹈基本知识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抒发思想情感。同时,在音乐课堂教育中它又作为一项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强身健体、益智增慧,还可借以传递情感,增进交往,丰富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对于以直觉思维为主的6-11岁的小学生来说,我发现,他们单凭听觉感知是不能够完全理解音乐的。

    音乐对于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与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相关,尤其与音乐关系最为密切。舞蹈和音乐相伴而生,没有音乐的舞蹈是无法表现其应有的内容的。舞蹈是真实画面与音乐的律动,是舞蹈动作的延续、重复、变化,是一种伴随节奏标题的舞蹈风格的体现。首先,音乐和舞蹈相互组合完整的表达人类的情感。情感要素是音乐和舞蹈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舞蹈和音乐表达的就是人类的情感,音乐是抽象的表达,它与舞蹈相结合,通过人的肢体动作具体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其次,舞蹈创作和音乐创作也是相伴而行的。舞蹈音乐是为舞蹈动作而生的,它与舞蹈设计动作同时创作,同时存在。第三,伴奏音乐的节奏决定了舞蹈的韵律。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节奏是密不可分的。有节奏的舞蹈动作需要有音乐来配合,一曲好的音乐能够使舞蹈富于情感,给舞蹈以长度、节奏和速度,准确充分地提示引领舞蹈动作,塑造出完整完美的舞蹈形象,赋予舞蹈更深的思想性、动作性、艺术性、欣赏性价值。音乐对舞蹈的重要影响还表现在人们听到音乐的时候就可以自然地联想到相应的舞蹈。

    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手势、表情、舞姿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一定思想内容的一种特殊艺术,目前在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认为学生学习舞蹈只要跟着老师做模仿动作就行了,其实只有机械的模仿是不够的,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还必须用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交流的语言应该是专业性语言、感觉性语言、形象性语言,舞蹈教师如果不具备这三方面的语言能力,就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从而也就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专业性语言。专业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你所教的舞蹈动作按照专业性的要求,正确无误地表达,而不是那种没有专业根据,主观随意,模棱两可含糊其词的讲解、比喻,教芭蕾舞基本训练中的小跳,教师最好边示范动作,边用专业性语言说明。比如“腕子推、脚跟、脚掌的快速推动和脚背用力绷”等等。这些都属于专业性语言。它是通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专业总结,在舞蹈基训课上,如果用不正确的语言甚至错误的语言指导学生做动作,就会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留下错误的痕迹,这种错误的痕迹反复的次数多了,以后要消除它困难就大多了,所以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必须用专业性语言指导学生,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有正确的运动记忆,这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感觉性语言。感觉性语言是在学习运作过程中,由身体运动和各种姿势作用于肌肉、肌健、韧带关节而产生的神经兴奋,这种兴奋传入大脑皮层,引起动的感觉,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动作所产生的正确肌肉的感觉。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正确的动作感觉和正确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思维,身体、真切的肌肉运用,比喻学习把杆上蹲的动作,整个身体犹如被紧紧夹在两上平面当中,头上有如重物下压被迫下蹲,但又要有往上顶重物的感觉,直立时要有往上顶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使学生感到很清晰,这种感觉也才能将动作技能,技巧掌握得更准确,牢固,所以教师要用正确的感觉语言去帮助学生体验,领会正确的动作,建立牢固的联系,这是学习舞蹈技能的重要途径。

形象性语言。形象性语言是专业性语言,感觉性语言的进一步升华,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形象的语言指导学生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越是形象生动,越能使学生学得巧、学得快、学得好,比喻教蒙古舞《奔腾》时,我们就要把学生带入到辽阔的大草原,强调对牧民放牧生活对骑马姿态的模拟,下身模拟马的奔跑、跳跃,上身则展示人骑马的神态,好像是一批骏马在大草愿奔跑,表现出蒙古族放民的骠悍的英姿。形象性语言往往富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它往往能调动学生的激情,促使学生在兴奋、兴趣之中完成动作,教师如果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指导学生学习动作,学生就会感到贫乏、单调、枯燥。

总之,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专业语言是基石,感觉语言起领航作用,而形象性语言赋予前两者以活力和生命力,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用于个人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