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初中生常见问题

古典舞“拉山膀”谈身法规律-舞蹈基本知识

  “山膀”,是舞蹈动作中大家所熟悉的名称,也不难做,但如何用民族的身法规律去要求,却常被人忽视,不引为注意。严格分析其细致环节,尚有许多韵律包含其中,使其造成民族舞蹈身段的浓郁特色和鲜明风格。如果只是把“拉山膀”理解为简单手臂的收拢和展开,不注意掌握其细节要领,就只能是不求其韵、唯求其形了。

传统的各种身段,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各形成了它完整的艺术表演程式,因此在身段上也构成了一套舞蹈艺术的特色和韵律。身段的身法,包括神和形的两个方面:神是内在气与劲的运用方法;形是手、眼、身、步的运动规律。在身法规律中有:动静求圆规律;含腆开合规律;协调对比规律;主动随动规律;拧倾起伏规律;翻转留身规律;合聚用神规律……等等。这些规律相互交织而用,千变万化,形成了身段的丰富弯化。因些身段的一抬手,一投足,都有它的身法规律。下边仅从“拉山膀”这一动作谈点有关身法规律的粗浅看法。

先从静势,“山膀”来源谈起。“山膀”是过去在传统戏曲剧目中,武将上场时拉架子(起霸)的一个动作;表演者两臂向左右伸展开,两臂高过肩,两掌略上扬,形似一个“山”字,因而得名。现在的“山膀”规格,两臂展开与肩平成弧形,有人称它为“弓膀”或称“展膀”。

在传统戏曲中,“山膀”列为基础功之一,占有一定训练意义。过去戏曲演员都经过“耗山膀”(俗称耗大字)的严格训练。这主要是训练演员的工架,臂的控制能力和手臂稳定耐力。通过“耗”,肩、肘、腕三节由疲乏而松懈,为了加强持久的耐力,就要随时调整各节,做到形对势准。通过调整才会体会到三节的协调关系,即根节(肩)带中节(肘),中节带梢节(腕)。臂三节(肩、肘、腕)控制能力的加强,臂才会由紧张而变为松驰,这对今后做各种繁难身段就会带来很大益处。谈到“拉山膀”,它属于动势,它的身法规律要求,可分以下几点来谈:

 

1、动静求圆规律。

在传统戏曲身段中,有“条求圆”的规律。凡身段都要求圆起、圆行、圆止。例如,圆场和弧线行步要求行圆;常见的云手和劈手(大刀花),前者是走平圆线,后者是走立圆线,拧身留下身时,腰要平圆助动;手向前指,臂要掏手成圆;伸指时要求腕圆;连台步也要求划圆。身段的求圆总起来讲是:大圆套小圆,线圆落形圆,动静要求圆,势势都要圆。

“山膀”要求藏肘、扣腕、不霸肩。藏肘,就是肘不要凸出,要使手臂成弧形,这是大圆。扣腕,手掌腆而外撑,腕部成小圆,这就是大圆中套小圆。拉山膀时要走弧线这是线圆;山膀静止如张弓,这是形圆。除去手臂要求圆外,更应注意到含在动势中的小圆,当切掌时要以腕领动,使腕与掌形成圆。手掌翻转时要提腕做轴,圆腕活指,以中指尖向内划小圆,形成滚掌。“山膀”向外拉开时要求两弧,要有向下弧线,同时又要有向外推的弧线,这两个弧线交织在一起进行。总之,拉山膀不能见棱角,要避直行圆,圆起圆止。这种求圆的动势,显得柔和、含蓄,也正是身段身法特色。当然求圆的规律在舞蹈中要用得适当,不能唯圆论。

 

2、收展开合规律。

它是身法对比规律之一。例如,刚与柔、虚与实、起与伏、高与低、快与慢……等。开合规律主要是在合上,简单地讲,凑到一块儿为“合”。两掌凑到一起为合掌;一掌击一掌为拍掌。举身段中几个动作来谈:“云手”,两臂做揉球动势时,就是双臂划圆相合。对“拉山膀”开合的理解,不仅是手臂的收和展,也要强调在合字上,它的合是身和臂相合。当“拉山膀”臂收,手掌在额前向下“切掌”时,上身要以腰为轴圆动,随手臂收而身转向与臂相合,手臂向右拉开时,上身再随手臂开而转回原方向;要求做到臂动身随,不是局部的臂收而身不动,至于开合的尺度大小,就要按“山膀”性质来定。柔韧徐缓的“推山膀”,开合就要大些;刚脆迅速的“撑山膀”,开合就要小些。要按具体情况来定。这种臂动身随的相互呼应联系,也就是身段讲的“动一环,无一环不动”的道理,这种相随相合的身法也是身段韵律的特点。

 

3、对比协调规律。

在身法规律中,用对比协调的方法来助形增神。身段的刚在有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就是劲的对比协调。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实者生活的真实性,虚者艺术的美调,实是主要动作,虚是衬托对比动作,这是主衬对比协调。拉山膀,除主衬协调和劲的协调外,还有顺序的协调。在身段中凡动势都有主要的动作和衬托的动作。“拉山膀”的主动是手臂的开与合是实,圆腕、提腕、撑腕这三个衬动是虚。衬动不可过份夸张,但又不能缺少。拉山膀不圆腕就显得硬,手外拉时腕不提,止时就无法撑。静止时不撑腕就有收不住之感。细小衬动是不可忽略的。

身段动势有三个过程,即起、行、止,并且都有它们不同的劲。“拉山膀”时,提腕外拉的“起”是顿劲,逐渐展开的“运行”是柔劲,提腕后撑“静止”是脆劲。由松驰而收紧,节奏是由慢而快,行柔止刚三劲协调统一,缺一不可,否则劲僵而形拙。“拉山膀”属于臂三节活动,顺序要协调。从臂三节关系来看,源动是根节的肩,次动是中节的肘,随动是梢节的腕,然后是小三节——腕、掌、指。手臂甩动时是一环催一环,一节带一节,如抖七节鞭一样。拉山膀时动的顺序是先提腕,领掌梢节动;然后拽肘,中节跟;开肩,跟节随;最后是腕撑、掌腆、指翘,小三节收。违反这个顺序,先拽肘而后领掌,形成臂折,看上去也不协调。

 

4、用神合聚规律。

在身段身法上讲神形合一,形是身体各个局部动态,神是内在气和劲的表达。学身段有句话:“神难瞄,劲难拿”,用神,指的是眼神;合聚,是指几种不同的劲凑在一起。拉山膀这个动势,虽是手臂向外一拉,却牵连身体各个局部的小劲,这些局部劲不同时起,却要同时止。以刚脆“撑山膀”为例,静止时,手掌的收劲,腰椎的立劲,臀部的收劲,足的蹬劲,胸的腆劲,脖子的艮劲,要小劲找大劲,几劲凑一劲,这就是山膀的合聚功。

“拉山膀”时要提气、用神与劲合。臂的开合是表,气的呼吸是本。不会用气,神就表达不出来。“山膀”合时要胸含、气呼、神收;“山膀”开时要胸腆、气吸、神放。眼神要与劲的性质统一,刚脆的“撑山膀”,眼神用放神,眼神象射箭一样望出去;柔韧的“推山膀”,眼神用送神,随着手臂动,眼神逐渐向外望。劲、气、神在同一节奏静止,这就是合聚用神(亮相)。如果合聚有神配合不好,就会有形无劲,有劲无神。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用于个人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