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教资讯

艺教资讯

艺术教育资讯

校考攻略 | 戏剧文学专业考试指南

这期我们会透过一段关于戏文考试的招生访谈,看所有戏文考试的共性。

 

Q:
什么是戏剧(影视)文学?

A:
戏剧文学通常是指戏剧文本的创作和编写范畴,有时也包括戏剧理论与批评。这种文本的创作,可以是为戏剧演出服务,也可以是为戏曲演出服务。而从事戏剧文学创作的专业人员,也会参与电影以及电视的文本写作。即使二者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创作剧本的规律相通。

 

以下是多年前就戏文系考试的问题,对时任中戏戏文系主任张先教授的采访。

 

校考攻略 | 戏剧文学专业考试指南 (http://www.cngai.com/) 艺教资讯 第1张

 

问:老师,我们专业考的入学考试,初试考的就是散文写作,那您觉得散文写作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张先教授:

散文写作当然总重要的是个人感受了,注重的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流露。许多考生认为情感是可以编造出来的,是可以拿来随便煽情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情不是一个技巧,情也不是一个手段,情是你的一个生活内容。因为你在生活中就应该是一个有丰富的情感的人,情不是拿来伤感的,也不是拿来哗众取宠的,情是人的一种本质状态。考生在写散文的时候,内心的情感有没有真实的流露,这个东西老师一看就看得出来,这是无法去掩饰和遮蔽的。在专业笔试的散文写作中,有的考生的散文就是事先背的,甚至是找人代笔的。可能在偶然的情况下,这些考生早有准备的散文,老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无法去辨别,结果老师在笔试的时候给予了他一个很高的分数,但是在面试的时候,在他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一切都会暴露出来,一切都会显而易见,欲盖弥彰。

有些考生抱怨自己的阅历少,写不出那些波澜起伏,缠绵悱恻的叙事散文,我觉得那不是真正的原因,本质的原因是你对生活的观察不够。我们的好多学生,都有这么一个误解,就是人要产生感情,要表达自己的一些内心的情感,非得以一个比较大的事为依托不行。其实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很平淡很简单的,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其实情感并不需要很大的事件来刺激,很细微的一些小事也能表现出你的丰富的情感。 

总之,不管是散文写作还是编讲故事,不要太专业地去面对这些问题,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对于广大考生,我想做这样一个提醒,希望他们不要成为专家,有些东西入学以后再学也不迟。专业考试我们就想看你本质的个人的感受能力和表述能力,这就足够了,不要对自己没有自信心。当然前提还是爱好这个专业,而不是找出路。

问:说到编讲故事,老师,我们专业培养的方向一般是舞台剧或影视编剧,是不是我们考生最起码应该具有编故事的能力。

张先教授:

不见得,这个我们不做要求,实际上培养剧本情节构造的能力是考生进入学校以后应该做的事,在专业考试的时候考虑那么多是没有意义的。其实在考试中,往往有很多基本点不被人们关注,譬如你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你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你用文字把你的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

问:据我所知,很多被公认有才,得过新概念奖,高中时就出过好多书的考生却在中戏的专业课考试中落选了,您能说说他们失利的原因么?

张先教授:

首先我想说明,我觉得我们的考生在参加专业考试之前,就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影响,做出了一些成就的情况,与我们的录取原则以及录取结果是毫不矛盾的。在我们的专业考试中,每年都会有很多这样的孩子被录取进来。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新概念获奖或者很多文章并不一定就说明你在文字创作方面具有相当的才华,有些时候这些东西都会被沾染上行政色彩,而失去它原有的意义。

再就是,就我们学院而言,我们想培养的人才不单单作文好就行了,作文不等于文学,它们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们招收的学生不但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得有从事艺术创作的气质,以及丰富的感受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他必须热爱艺术,并且愿意为艺术投入一生的精力。

问:老师,您觉得我们学院对于文字的考察有没有一个默认的风格呢?老师喜欢有深厚文学功底,文字飞扬跋扈的考生,还是清水出芙蓉,未经修饰的考生呢?对于考生来说,是应该系统地把戏剧文学方面的书看一看,还是应该杂学旁收呢?

张先教授:

我觉得这不存在很明显的界限。单纯和简单是两个很不同的词汇,简单是头脑,单纯在于信仰,这和他们在文字方面的表现是一样的。

至于阅读什么方面的书并没有必要划分得那么清楚,我所指的阅读是这样的,就是与文学艺术相关的书籍都算。你没读过剧本,你总读过小说吧,你对小说不是特别偏常,那你应该喜欢诗歌吧,总是与文学艺术相干的东西,你总不能离开这个范围。我觉得艺术都是共通的,你所努力的这一切无非是为了让你对人的情感规律的研究比别人更投入,你的感受能力更强,你的观察能力更强。既然是这样,就没有必要非得规定看什么样的书,非得说明一下看什么样的书,才对你会更有用。很多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只是你身在其中,没有发觉罢了。

问:我们有的考生以文字见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所欠缺,他们在面试这一关上是很吃亏的,甚至可能就是因为表达能力上的欠缺而在中戏的专业课考试中落选,系里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同时对面试容易紧张的问题,老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张先教授:

其实这个差距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只要他肯坦诚地说真心话,表现出自己的实力,甚至一些说话结结巴巴的人都有被录取进来的。我希望强调一点,考试不是技巧性的,而是实力性的,这是一个原则。

口试的准备是没有意义的,我甚至可以很明白地向考生公开,我们面试所提问的问题无非就是你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你的阅读面怎么样,你对作品的理解的程度,你个人有什么的爱好,你在生活的交往是怎样的等等,这样的提问是没有办法去准备的,因为这些问题就是你自己。我们要求考生应该具备的是一定的创作能力,与那些知识的堆积是毫不相干的,在这样一个知识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如果那些死的知识对你的创作,你的能力没有任何提高的话,那么它们就应该是被抛弃的。

好多孩子把我们的专业考试当成了一般的高考,甚至和高考等同起来,他们用对待高考的复习手段来学习我们艺术创作的课程,这是了无生趣的。应该这么说吧,我们艺术学院的专业教育,它面对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群,他是专业化的教育,而不是普遍性的教育。所有的艺术院校都有这样的特点,它只是面对那些有潜质的有能力的有爱好的很少的一部分人开放。不可能有这样一天,中央戏剧学院会办成综合类大学那样的规模。当然,艺术专业虽然只是面向少数的那些有艺术创作天分的孩子,但并不说明艺术专业就比其他专业高,甚至那些在业界赫赫有名的艺术家也许干别的职业却一无是处,这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面试,我觉得只要自然本色就行,有的考生心里之所以紧张,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底儿,不知道哪句话说得对哪句话说得错。这种紧张就是来源于自己,他们老是去揣摩老师的意图,我觉得这没有必要。老师们面试时所提问的问题大部分是随机问的,有时候是根据考生的回答来问的,没有像考生想象的那样富含那么多的深意。当然,心里没底儿,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专业准备得不充分,你问一个作品,他没读过,思绪就乱了。老师们可能觉得你这本书可以读可以不读,因为老师们都知道现在的高中生时间很紧。老师们还没怎么着呢,但是他们自己的心就先乱了,后面再答什么也不知道了。还有就是很多考生不老实,在回答问题时作伪,明明不知道的他说知道,明明那本书没读过他说读过了,这样的情形在老师细致的问下去的时候,就会露馅了,从而造成心理的紧张。其实他们面试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无非就是这几种情况。

问:那还有一种情况,有的考生专业成绩相当出色,但文化课却达不了线,遇到这些情况,系里会怎样处理呢?

张先教授:

文化课的底线是北京市高考文化录取线。对于一些专业特别优秀的考生,国家有规定,就是专业前三名的考生是可以降分的。我们很少在文化课上让步,而且有些科目像英语和语文,我们还有限分的要求,底线是至少要及格,而且,从现在开始,数学也要算成绩了。

问:那老师您觉得中戏的戏文系有什么自己的特色么?在学习当中是以理论为主呢还是以实践为主?

张先教授:

我们中戏更强调学生的基础,我们学生经常问老师“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比如我们一个学期要读四十本戏剧作品,动辄做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我们就回答说不为什么,就是要读。而当他们不再问为什么的时候,他们才会得到实际的价值。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推算,可能我们中戏戏文更注重传统和基础,我觉得基础打好了,做什么东西都是可以发展的。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用于个人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