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初中生常见问题

应对时代挑战 再造历史辉煌-舞蹈基本知识

历史与辉煌

北京舞蹈学院的50周年庆典,标志着她已进入“不惑之年”。她以成熟的办学机制与丰硕的办学成果在中国舞蹈的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国家投资举办的、教学设备优良、办学层次较完整的专业艺术院校,北京舞蹈学院不负众望,成为中国舞蹈教育的母体、中国舞蹈家的摇篮。

在过去的50年间,北京舞蹈学院随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的脚步前进。几代舞院教育家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中国舞蹈教育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首先,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的根基,注重挖掘与保护民族舞蹈文化遗产,并在继承中追随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发展,建设起民族文化深厚的中国古典舞学科与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从而形成了北京舞蹈学院办学的拳头产品与浓郁的办学特色。

其次,始终注重与世界各国的舞蹈家之间进行广泛地文化交流,注重学习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间舞蹈、古典舞蹈以及现代舞蹈的文化精髓,从而先后建立起了芭蕾舞学科、东方舞学科以及现代舞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研究,中国的舞蹈家立足本土文化的立场,追随中国人民审美的需求,注重从外来文化中为发展本民族的舞蹈文化借鉴方法与经验,不仅对这些学科的中国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促使中国芭蕾舞、中国现代舞等新型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生成,同时为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第三,舞蹈作为舞台表演艺术,无论是艺术家的思想还是舞蹈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成果,最终都是通过艺术作品呈现的。因此,培养创造性的编导人才一直是我们办学中的重点之一。今天,中国舞蹈专业编导人才大多毕业于这所院校,成为我院的重要品牌学科之一。

第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舞蹈学学科的建立,是北京舞蹈学院建设舞蹈大学的又一个显著的标识。舞蹈理论研究具有独立的品格,使舞蹈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与学问。与舞蹈相关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开展,使这一努力得以深化。由此,我院的中国古典舞学科、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芭蕾舞学科、编导学科以及舞蹈学学科都以国内首创、办学一流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的重点学科,亦形成北京舞蹈学院建设的品牌学科。

第五,中国舞蹈教育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全国目前有200多所艺术院校开设了舞蹈教育,近百所普通大学开设了舞蹈高等教育,这些院校对舞蹈高层次的教师队伍的需求,向北京舞蹈学院的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北京舞蹈学院的办学规模亦从1988年的509名学生,到2004年增加到2300名。同时较大扩展了本院的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办学规模,使舞蹈领域的“终生教育”的思想得以体现。根据国家文化发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市场的需要,北京舞蹈学院不仅对传统学科建设朝着深度发掘,同时在学科的广度上向边缘学科拓展。经过专业结构调整,北京舞蹈学院在加强传统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注重了社会舞蹈专业的建设,新增了影视表演专业、音乐剧表演专业、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服饰设计与表演专业、电视舞蹈专业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与管理专业。北京舞蹈学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舞蹈教育领域的领军院校。

北京舞蹈学院之所以能够被称为中国舞蹈教育的母体,中国舞蹈家的摇篮,是由于她在中国舞蹈文化发展中的卓越贡献决定的。北京舞蹈学院拥有一支在本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他们开创了中国舞蹈教育各学科的教学体系,创建了本学科的身体训练的语言体系,撰写了本学科领域的第一批教科书,他们的学术与教育思想对中国舞蹈教育影响深远。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下,如今北京舞蹈学院已是“桃李满天下”,造就了中国舞蹈的精英群体。例如: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白淑湘,副主席吕艺生、赵青、赵汝衡、陈爱莲,以及中央芭蕾舞团团长、中国歌舞团团长、总政治部歌舞团团长等均为北京舞蹈学院的毕业生;全国各地职业舞蹈院校的教师80%以上是出自北京舞蹈院校的毕业生;全国中央各大表演院团的主要舞蹈演员均来自北京舞蹈院校的毕业生(例如,中央芭蕾舞团从团长到编导、演员均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另外,北京舞蹈学院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仅1994年至2004年这10年间,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师出版教材与学术专著就有80余部,北京舞蹈学院的师生在世界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10余项;在国家级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30余项,教学改革的成果得到了充分地显现。

问题与对策

中国舞蹈教育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教育本身仍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协调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舞蹈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质量与办学条件方面与其他高校相比尚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二是不仅在国家的文化建设方面,而且在艺术教育的整体格局中,均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舞蹈教育注重对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对舞蹈学术研究和舞蹈文化创新所下力量不够;四是国际间舞蹈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比较缺乏。我们认为,欲改变上述状况,应认真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要充分重视和发挥舞蹈教育在国民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包括北京舞蹈学院在内的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关注点,尚主要停留在职业化教育领域,即便是许多师范院校开设的舞蹈系依然追求职业化,或者由于缺少对国民舞蹈教育规律的深入研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缺乏科学性、明确性。舞蹈家较少深入社区,从而导致舞蹈较多地脱离大众,在全民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北京舞蹈学院作为国家舞蹈教育最高学府,在重点为国家培养舞蹈尖子人才的同时,将注重承担对全民舞蹈教育的重任,尤其是探究该领域的教育规律的研究方面,亦应像在职业教育领域中一样做出努力,寻求舞蹈作为审美教育的科学方法与途径。

二是在教育理念方面,要认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中国当代职业舞蹈教育与人才培养在教育目标上重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但在教学方法上以口传身授的模仿教育为主,重视专业技能,忽视通过专业教学对学生的文化提升与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底蕴不深,创造思维能力不足。虽然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需努力。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新时代的优秀人才标准要有正确认识;其次,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地实施教育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个性的理解与培养,以及对其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开发等,这应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亦应成为教学的最重要的理念;再次,是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方面提升文化的含金量,既要训练开发学生身体的舞蹈表现能力,又要使学生从中学到舞蹈文化。同时要研究探索开放、互动、会话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成为这一对话教学中的引导者,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教育意义的研究和创造性学习。

三是要认真执行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原则。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有着丰富的舞蹈文化与人才资源,中国的舞蹈家有责任挖掘与保护这一文明古国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并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向世人展示,与人类共享。同时不断创新,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舞蹈文化,并真正地使世界文化的大花园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在这一方面,北京舞蹈学院任重而道远。能否承担这一责任,亦是检验北京舞蹈学院能否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教学研究型”的舞蹈高等院校的试金石。现代文化的发展要求学生研究开始向相关学科、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扩展,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亦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向,我们的教育研究与教学内容能否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必须有的营养,也是检验我们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为此,我们将继续重视加强学科建设,抓住抓好这一学校发展的核心工程,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强化自身的办学特色,突出自己的品牌。教学与科研应是提高我们的办学质量与水平的车之两轮,目前,我们尚存不少薄弱之处。而上述目标的实现、问题的改善均落在学校建设工作的主体――教师身上,因此,学校工作要以教师为本,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与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与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舞蹈教育立足本国走向世界。中国的舞蹈教育要跨入世界一流的行列,必须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制定自己的战略决策。事实证明,封闭办学、墨守成规,无疑放弃了人类优秀的、丰富的文化营养,亦无疑放弃了自身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与世界各国舞蹈艺术家、教育家的交流与合作,是加快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重要且有效的途径。过去的50年间,北京舞蹈学院的发展无不得益于世界各国舞蹈家的支持与合作。他们为北京舞蹈学院的教育发展与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后,北京舞蹈学院将与世界更多的舞蹈院校与艺术家们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合作。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用于个人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