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初中生常见问题

舞蹈――小学艺术教育综合化的桥梁-舞蹈基本知识

舞蹈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当前的小学艺术分科教学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从舞蹈与美术和音乐两者之间关系的角度,论证了舞蹈是小学艺术教育综合化的桥梁。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用舞蹈促使小学艺术教育综合化的几点具体措施。

关键词:舞蹈 小学艺术教育 综合化

正 文:

一、舞蹈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

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小学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智力和心理的发育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可塑性,所以小学是舞蹈教育的最佳时期。再加上少儿舞蹈在其欢快明朗的动律中,包含了少儿的 童心 、 童真 、 童趣 ,蕴涵着孩子们对 真、善、美 的感觉与亲和力,对少儿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等,具有其他艺术教育无法代替的作用。良好的少儿舞蹈教育,既能让孩子们得到身心、情感的熏陶,体态仪表、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更是会对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从长远来看,我国少儿舞蹈教育的发展水平,对衡量我们民族精神文明的程度,对社会的稳定,对国家的和谐发展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在这里浅谈一下如今家长比较关心的话题 舞蹈教育是否有助于小学生智力的发展。舞蹈教育能充分调动起少儿全身器官,在提高兴趣、注意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少儿的智力发展。

1、舞蹈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力

舞蹈教学的特点是:训练时间短,间隙时间长。大多数舞蹈教学课时安排都是每星期一次,每次一至两小时,时隔五、六天再来上课是否还会动作到位、还跟的上节奏,很大程度上要靠孩子的记忆力。这时也要求教师善于启发和鼓励孩子们,培养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大脑经常处于积极主动地状态,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提高记忆能力的作用。每逢节假日小学都要排练新节目,在短时间内集中精神的排练时孩子们养成了上课集中精神的好习惯。据了解和观察,凡是舞蹈跳得好的孩子,在其他各科成绩上往往也是名列前茅的学生。比如我班的张凝一同学,在08年西安举办的第三届拉丁舞全国精英赛中获得儿童女子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同时她也在写作,英语等竞赛中硕果累累。这也说明舞蹈这种特殊的锻炼方式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是很有益处的。

2、舞蹈可以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舞蹈课上常常有让孩子们用肢体语言去模仿表现白云,小溪,小鸡,开火车等大自然中,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姿态,他们天真无邪的情感与动作是发自他们纯洁的内心世界。像《模仿与想象》这段曲子里面出现了几种不同动物的叫声,孩子们大胆的想象,争着来模仿,积极的表现自己,结果学生们玩得尽心,老师教的开心,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内容。

3、舞蹈可以培养儿童的集体观念和竞争精神

在学习同样的舞蹈动作时,只有学习刻苦,舞蹈表现力好的学生才能被挑选出来参加表演或比赛,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小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心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展开合理的竞争,使孩子从小就拥有这种意识,锻炼这种能力。当然在学会竞争的同时还要学会合作。少儿舞蹈以集体舞居多,队形是否整齐,动作是否一致都需要每个孩子相互合作,这种集体观念的建立是自然而成的,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也乐于接受。

总之,加强少儿舞蹈教育,培养他们的舞蹈感情,是普及舞蹈,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儿童集体主义思想,增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可以美化儿童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对自然美,艺术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提高对美与丑、善与恶的识辨能力,对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使孩子从小就能了解并掌握舞蹈艺术,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性情、品质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规范,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在小学教育中只有音乐、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则在少年宫,极少数小学和幼儿园中进行,还未普及。为此很多教师,家长呼吁在学校中增加舞蹈课。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也渴望把舞蹈引入课堂,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所以,加强少儿舞蹈教育,增加舞蹈课时计划,制定统一的教学模式,加强少儿教学大纲的学习,提高小学艺术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忽视的。

二、小学艺术教育的分科与综合

(一)、现行小学美术、音乐单科教学的不足

1 、美术、音乐课程内容广泛但落实不到位

小学美术课程从过去单一的图画扩展为绘画、工艺和欣赏,工艺包括了手工制作、陶艺、手工劳动等内容;音乐由原来的唱歌扩展为包括唱歌在内的唱游、器乐、欣赏、识谱、视唱、练耳、五线谱等等。内容虽然扩展了,但由此产生了另外的一个问题 美术、音乐教学内容的庞杂现象。如此庞杂的内容要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显然难度很大。从总体上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一般学校都没有达到,原因是大纲里规定的庞杂的教学内容与目前的课时安排相对不够,使内容宽泛的美术、音乐课程难以落实下来。

2 、过分强调专业的知识技能,忽略了学生的情感

小学美术、音乐课程应该是普通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这已成为全世界各国艺术教育界的共识。因此,学生在美术、音乐教学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及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发展应该是社会成员共有的基本技能或素质,而不是专业或职能性的。所以,小学美术、音乐课程的教学应放在学生的生活方面,重视学生的情感,而不是放在专业课或知识技能方面。然而,我国现行的小学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偏重于专业训练,抛开了学生的情感,其美术、音乐课程内容的教学完全是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逻辑顺序展开,走的是一条专业化训练的路子,完全有悖于小学艺术教育在于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初衷。

3 、长期分科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美术、音乐课来讲,涉及最重要的不是知识问题,而是活动问题,这一点在美术、音乐课本中有明显的体现。无论我们翻开美术或音乐课本都会发现,课本的主要内容不是用文字记载的知识,而是以乐谱或图例反映的技能技巧。这说明,艺术活动中的技能和技巧不能完全用文字表述,我们获得这些技能和技巧,不能仅靠智力活动,而应体脑并用,在活动中获得。显然,艺术活动经验的获得是美术、音乐课追求的基本目标。艺术活动经验的获得不能在课本里,而是在学生的活动中,因此,美术、音乐课程应采取的基本形式是活动性而非学科性教学,也就是通过活动体现课程内容。学科性教学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不能体现艺术教学的特征,而现行的小学美术、音乐分科教学,恰恰强调了学科性,脱离了学生生活,没有考虑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的形成过程,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4 、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也让艺术教育误入歧途

长期以来,一些从事德育工作的人认为:艺术教育是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途径,把艺术教育纳入德育的范畴,提高艺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等等。另外,据有关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成绩,又使一些人片面强调艺术教育在智育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而把艺术教育又纳入了智育范畴。使原本生动活泼、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艺术教育变成呆板、乏味的说教。

在小学艺术课实践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乐兴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而一节美术课,则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为了更好地保障艺术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提高小学艺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要克服在小学艺术教育中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和 以绘画,唱歌为中心 的纯艺术教育模式。

(二)、小学艺术教育的综合化趋势

根据《艺术课程标准》在艺术学科范围内提出的要求,强调了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以艺术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艺术文化 《艺术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定位上,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现行小学艺术课程内容界线分明,自成体系,不利于教学中学科相互联系,把整合的艺术活动分解在不同的专业课中,造成教学时数的浪费,加剧了艺术课时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少儿舞蹈与小学美术、音乐中相近、相同、相关的内容合并或综合,是相对增加各科的教学时数,缓解课时不足,减少学生重复性学习的有效措施。如舞蹈中的道具可以与美术中的手工制作结合起来,舞蹈中的节拍节奏可以与音乐中的音律综合起来。

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特征决定了这一阶段的人群具有最强的可塑性。因此,把握这个黄金时期,对其进行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生命质量产生无以伦比的感染力。由于先天与后天的影响,学生之间在美术、音乐素质上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善于学习美术、有的学生音乐素质较高,而大多数小学生很活泼,具有爱动、爱跳的特点,使其很善于学习舞蹈动作,如果按照严格的重视各专业课内容教学,就使得一些学生难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通过舞蹈架起音乐、美术教学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从教学中体会到更多的喜悦和成功,使学生愉悦地轻松地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其不断地进步。同时,在目前艺术师资较为匮乏的情况下,舞蹈、音乐、美术课程的综合化,还可以节约资源,合理用好资源,使优秀的艺术教师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艺术课程综合化后,将会恢复、校正艺术教育应有的功能,能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课程体系,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成为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人。

三、舞蹈与音乐、美术之间的关系

1、舞蹈是音乐的 好朋友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舞蹈和音乐是一个不能分离的行为,二者同出一源,密切联系。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 音乐 这是舞蹈的灵魂。 此言不虚。说是 灵魂 是因为舞蹈的全部情节,所有动作,都是编导家根据音乐编织出来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而少儿舞蹈的音乐旋律一般都有活泼、节奏鲜明、情绪欢快等特点,小学生十分喜欢。音乐一响起,孩子们就会手舞足蹈。在综合的艺术课程中,不仅让孩子们了解音乐世界,而且让孩子们学会了优美的舞蹈动作。利用一切机会给少儿讲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节拍、乐句、乐段、速度、力度等,结合舞蹈游戏与 节拍训练 ,通过呼唤儿童的姓名或花草、鸟虫以及动物名称,情绪上很容易感染少儿,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他们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告诉孩子们舞蹈是音乐的 好朋友 ,会引起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共同的兴趣。而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的表演更使他们兴奋不已,学习中使孩子们逐步懂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养成听音乐的好习惯。在音乐中舞蹈,既加强了节奏感,也让学生学会了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教师在舞蹈排练中,当孩子们掌握了所学的动作时,不要忙于给孩子们合音乐,应让他们先安静地坐下来聆听整首舞曲,边听边帮助他们加以分析旋律,使孩子们对舞蹈音乐的基本旋律、速度、情绪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音乐和舞蹈的互补,使孩子们的艺术表演、艺术创造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苗族舞蹈《竹林圆月》歌曲中有非常鲜明的快慢乐段,有吹火的 呼呼 声,有竹筒饭熟了爆裂开的 噼啪 声,孩子们一听音乐就能想象苗族竹林的场景,创编些他们自己的舞蹈动作再加上老师所教的动作,很快就能组编一支完整的舞蹈并套到音乐上去,这让他们非常有成就感。

2、舞蹈是美术的 好朋友

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表现出与传统教育观不同的崭新的教育理论,新颖独特,时代感强。但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融会、吸收了世界优秀课程改革的成果的时候,是否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注重体现出中国特色,将世界性与民族性融为一体。例如学习蒙族舞蹈《小小巡逻兵》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孩子们了解有关蒙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然后画一幅美丽的蒙古草原图:蒙古族小朋友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青青的草地,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圆圆的蒙古包;蒙古小朋友和羊群、牛群、马群是好朋友,他们最喜欢骑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所以画上的小朋友都很快乐,在做骑马动作时孩子们的动作就会欢快、节奏感强;在画草原天空上雄鹰的翅膀时,要画的宽大,"飞"在画的高空,孩子们在做动作时就会把手臂伸直,提压腕的动作有力,抬头挺胸这样才能表现出雄鹰的神采。还有在美术手工课上做的面具,花朵,手镯等等都能在舞蹈表演中派上大用场,让孩子们带着自己亲手做的道具表演更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近几年,很多学校开展了关于《幼儿民族美术教育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开展中,丰富的美术活动,让幼儿了解了不少各民族的服饰、工艺、地方特色、生活习俗等。民族美术活动的开展中让老师和学生时时想到了民族舞蹈,而且当孩子们完成了他们的美术作品后他们最想用他们的作品来表演。用民族文化中有鲜明特色的,儿童所熟悉的歌曲(乐曲)进行编排,如《丢手绢》的儿童音乐结合东北秧歌的手巾花、《小鸭子》的音乐结合藏族踢踏、《摘葡萄》音乐结合维吾尔民族绕腕等,动作有趣,音乐好听,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舞蹈,增加了学习兴趣,学得快,也学得好。小学美术与舞蹈的互补,使孩子们的艺术表现欲望更强,能得到更多表现的机会和体验快乐与成功的机会。

3、舞蹈使音乐和美术相融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可以调动人的神经系统的全面参与,可以是小学美术、音乐教学许多相互融合的综合的切入点。舞蹈是音乐和美术的 好朋友 , 使学生能在舞蹈综合音乐、美术后的艺术教学中体会到更多的喜悦和收获。以《洗手绢》一课为例,让每位学生拿出自己的带的小手绢,并提问: 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手绢都有什么作用 ? 除了擦手、擦脸、擦鼻涕还有什么作用? 生答:蒙电话、跳舞、叠小动物等。同学们把手绢与生活紧密联系,对手绢的用途各抒己见。这时,提出 你喜欢有手绢跳舞吗? 在歌曲《洗手绢》欢快旋律下,老师教学生们做水中洗手绢,抖手绢,晒手绢等优美有趣的动作。休息时老师再拿来一块漂亮的手绢为一位女同学系到了头上,问 这时的手绢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是漂亮的作用。 你喜欢用画笔描绘一块小手绢吗?你喜欢用彩纸粘贴一块小手绢吗?你喜欢用小手绢折叠一种小动物吗?你喜欢这首关于小手绢的歌曲吗? 老师的巧设问题层层深入不仅对生活中的手绢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把美与手绢也在课堂中紧紧扣在一起.最后孩子们一边聆听教师搜集的关于手绢的儿歌,一边在方巾纸上创作自己的独特手绢。舞蹈使音乐和美术相融,也使综合艺术课堂中的学生更轻松愉悦地学习。

四、舞蹈架起小学艺术课程之间桥梁的措施:

这个时代,是一个从思想到灵魂,从身体到组织都在高速运转的时代。全民提高素质的渴望,舞蹈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真知灼见,小学综合艺术教育的各种模式的出现,都让舞蹈教育者陷入对教育措施的思考。

1、创设情境 以情动情

艺术教育必须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生活中接受艺术教育,才能使他们感到熟悉、亲切,其感受也更深刻,艺术教育的作用与效果才会更明显。由于少儿身心发育的局限性,不能对舞蹈形象的外在美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感染,作为舞蹈教师便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做到 以情动情 。 在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和美术作品的展示,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只有给予孩子们想象的空间,才有利于他们创造才能的发挥,也有利于各种舞蹈动作的掌握。优美的旋律,生动形象的画面,舒展动情的舞姿,来体现少儿的生活,以致陶冶少儿的情操,提高少儿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想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最终达到艺术教育综合化的效果。

2、调节课堂 动静结合

舞蹈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运动。在小学艺术欣赏教学中,往往让学生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 常言说,静则思,动则表。 无论是欣赏乐曲还是欣赏美术作品,都要求学生要静静地听或看,细细地想、酝酿情绪、体验作品。如果能在音乐,美术欣赏教学中做到动静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边看美丽的画面边用舞蹈动作来抒发对美的情感。必然会使学生表现的情绪油然而生,且在动中乐,在乐中动,使欣赏达到高潮,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活跃和高涨。

3、电化教学 开阔视野

电化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如果根据他们的特点运用电教手段精心设计每一节舞蹈开头的导入部分,就能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学习的氛围里,使之萌发强烈的学习愿望,怦然动情,这是有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易于使学生感受舞蹈动作的美,并表现创造这种美。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在综合艺术教育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引导学生采用多渠道感知的方法,多方位感知艺术的美。作为教育者应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尝试,使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更好地为艺术教学服务,为培养综合的艺术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4、形象仿生 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对于儿童来说更是认识事物的需要。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动作太多,太复杂或节奏太快使学生记不住动作或跟不上节奏时,如果将舞蹈动作形象化,儿童口语化,会使孩子们对教学更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把 向前团身 称为 小鸡蛋 ,将 习指开合 称为 花儿醒来了 等等。当孩子们注意力开始分散,感到疲倦时,可以采用 舞蹈游戏 来调节气氛,再次唤起学生的注意,保持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教室里还可开设一个小舞台,当学生完成一个舞蹈组合、歌舞表演或者美术作品时,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试演或展览,再假设一些虚拟的观众,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提高综合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也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5、培训优秀的综合艺术教师:

艺术课的改革也使教师从一名单一的舞蹈教师、音乐教师或美术教师一下子转换成一名综合艺术教师,同时要求艺术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在这次课改中应有变化。各小学应积极对师资进行考查培训,对原有舞蹈、美术、音乐教师进行相关知识能力培训,并从中选拔综合素质好、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再次辅导,培养一大批艺术综合好的骨干教师,提高艺术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需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工程和奠基工程,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学艺术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当前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快解决小学,特别是苏南农村小学中艺术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差的状况。尤其是我国学校目前尚缺少以一定舞蹈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有经验、有能力的舞蹈教师,许多学校的舞蹈教师不是外聘专业人员,就是由学校的音乐教师兼任,他们都存在着许多缺陷。为了加速培养舞蹈教学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热爱少儿舞蹈教育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小学舞蹈教育开展与发展,促进小学艺术教育综合化的根本保障。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时,也要要进一步加强舞蹈、音乐、美术学科教学及其综合教学运用的能力,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艺术教育综合化不是简单机械的 1+1 ,它可以是多元化的艺术教育途径。各发达国家小学实施艺术教育的途径是多渠道、多层次的。如德国的小学把舞蹈、音乐、美术三科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教学,南朝鲜小学低年级把音乐、美术、体育三科综合,作为 快乐生活 课程。又如美国的渗透性艺术教育,即在各学科教学中相互渗透教育,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讲 睡美人 的故事时,学习 睡美人 圆舞曲,还进行表演、画画等等。也就是说小学艺术教育综合化需根据具体课程选择最佳的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切入点,可以两两并上,也可以 你 中有 我 , 我 中有 你 的教学。小学艺术课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不要把它们相互孤立、相互割裂开来,注意其内在联系,使之相互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际的教学中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寻找最佳的融合,使艺术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舞蹈可以充分发挥其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的优势,运用与舞蹈动作相关的音乐、美术等因素,调动少儿感官的全面参与,可以是小学音乐、美术教学许多相互融合的综合的切入点,是小学艺术课程综合化的桥梁。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用于个人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