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初中生常见问题

论女性舞蹈中的“三道弯”-舞蹈基本知识

【内容提要】“三道弯”的形态在女性舞蹈中已经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无论是中国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抑或东西方各地的民间舞等,都无可否认“三道弯”的客观现象及其独立的舞蹈审美价值。本文以女性自然体态“三道弯”曲线的构成为基础,从舞蹈艺术的创作、表演、审美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并梳理舞蹈中所固有的若干“三道弯”的现象,对其进行成因与定义、解析与拓展、运用与实践、概括与总结等方面的阐述,剖析“三道弯”在舞蹈中体现出的“自然美”、“形态美”、“律动美”、“内质美”,将舞蹈艺术中这一特定的曲线样式提升为一种舞蹈美学概念,并给予其更加科学合理的诠释,为今后的舞蹈创作、教学、表演和审美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关 键 词】女性/舞蹈/“三道弯”

【作者简介】姜兰(1958-)女,沈阳音乐学院舞蹈专业副教授

在人类自然生活中,人们欣赏美、表达美、追求美是自然的事情,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舞蹈艺术则是美的艺术,而舞蹈艺术中的女性舞蹈具有一种特定形式的美,尤其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中所体现的风格迥异的“三道弯”特征,更突显并扩展了女性天成地就的自然曲线,恰当得体地放大了女性自然体态“三道弯”的美韵,使舞蹈艺术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一、“三道弯”的成因与定义

所谓“三道弯”,不是对线条凹凸起伏在数量多少和大小区别方面的界定,它是对曲线状态的一种比喻。而女性体态的“三道弯”,则是对女性躯干自然形成的曲线状态的一种描绘性比喻,它是对女性身体线条所形成的自然美的一种赏喻。在舞蹈艺术中,女性体态体现的“三道弯”是对自然状态的夸张、渲染,是艺术化了的“三道弯”。在某些舞蹈形式中,“三道弯”除了运用一般意义上的肢体语言外,还运用特定的体态形式或肢体技巧来传情达意。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在文人墨客的描绘中还是在画家工匠的塑造中,都不乏对女性体态曲线的刻画,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经典之作。我国自古以来便以“细腰”为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九》“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的诗句,就描绘了隔着门墙而看外面的杨柳树,那飘渺、轻盈、摇曳的枝条,就好象正当青春的15岁少女那纤柔美好的细腰。清代著名文人宋观炜十二首《秧歌词》七言绝句中,也有“纤腰倦舞娇无力,团扇轻摇满袖尘”的诗句。这两首诗虽出自不同朝代,表达不同的意义,但对女性纤细、收缩的腰身都带有夸耀之意。

一般来说,正在青春期和已经发育成熟的女性,其头和发、肩和胸、胯和臀三个部位较之颈部、腰部、及下肢形成了自然的三凸三凹曲线,这似乎很符合“三道弯”的定义,也很形象地解释了“三道弯”。而腰部是整个躯体的中轴,是女性身体曲线中最具对比性的部位,对于女性自然“三道弯”的形成以及舞蹈艺术“三道弯”的形成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三道弯”的现象也引起了许多学者和舞蹈界同仁的关注。尽管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略有差异,但对女性自然“三道弯”曲线的赞誉,都是因为女性特有的天生丽质的体态——主要由颈、胸、腰、臀形成的自然曲线之美,即凹凸有致的鲜明对比。如仅从人体正面角度看,其头部与颈部、肩部与腰部、髋部与腿部两侧也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对称的“三道弯”曲线,(图一)但这种“三道弯”曲线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并不大。而从人体侧面角度看,女性头部与颈部、胸部与腰部、臀部与腿部亦形成了更加突出的对比,她是一种整体轮廓的“三道弯”曲线,(图二)与男性侧面角度那种非规则又不突出的轮廓线条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因此,男女两性的基本躯干在体态审美上就有了“特定”的“天生”的差异,女性的“胸”、“腰”、“臀”的凹凸形成了自然的“三道弯”主曲线,凸显了女性有别于男性的特征美。

图一.女性体态正面“三道弯”

图二.女性体态侧面“三道弯”

“东方民族对婀娜多姿的女性体态的审美意识,是创作、表演、欣赏三道弯人体艺术的主导因素。夸张的女性体态曲线造型和动态过程是舞蹈三道弯的主要审美特征。”在我国舞蹈艺术实践中,因“三道弯”构成的审美特征和人们对“三道弯”形成的审美意识比较多见。如胶州秧歌表现的“三道弯”就很具典型性。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胶州秧歌在三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就一直有“三道弯”之称。在其他少数民族舞蹈中,如傣族舞蹈以动作灵活、清秀、典雅,情感内在、含蓄为主要特征,其舞姿富于模仿性和雕塑性,下肢多保持弯曲状态,身体及手臂每个关节也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体态。就是在千变万化的敦煌舞动作中,“三道弯”也成为人们对中国古代舞蹈艺术描述最显著的一个视角。即使在T型舞台上,那些女性模特无论是在行走表演的过程中、或是在停留片刻的造型中,都自然而然地凸显着女性的颈部、胸部、腰部、髋部等显要部位,以此突出女性标志性的“三道弯”曲线美,从而彰显女性的魅力。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三道弯”作为舞蹈艺术体态的概念由来已久,同时“三道弯”对其他舞种基本体态的解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适用性;第二,女性自然体态的“三道弯”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具有女性独特魅力的曲线概念,而女性舞蹈表演的“三道弯”是一种基本的体态曲线状态,是一种可延伸、扩大的体态律动元素。

二、“三道弯”的解析与拓展

由于“三道弯”在舞蹈艺术中体现了不同价值和地位,使得我们不得不对舞蹈“三道弯”的构成、显现及内涵做进一步分析。首先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人体的可环动关节有很多,如腕关节、指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椎体间的关节等,而另一部分则属于不可环动关节(受限部分),如头骨、臂骨、髋骨、腿骨、肋骨等。通常我们可观察到的这些部位的变化,只是由于各个邻关节或肌肉的变化和收缩而产生的随动效应。以此分析,“三道弯”的发力点基本上是通过椎体得以实现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颈椎——胸椎——腰椎以至尾椎。椎体又是由于其两侧的侧脊肌和髂腰肌的伸缩而导致椎体的侧屈,而最终显现的外在形态则是由头和颈、肩和胸、胯和臀三个部位较之颈部、腰部、及下肢形成的“三道弯”曲线。以椎体为基准的“三道弯”不单单是骨关节的单一呈现,它主要配合腹部和背部等部位的肌肉相互协调而呈现出的各种幅度、力度的相应造型。如古典舞的大掖步(图三)、小踏步;东北秧歌的摆身、扭身,山东胶州秧歌的小嫚扭等。椎体与肋部、肩部、膝部等其它关节相互配合所形成的不同律动,则可表现出不同风格韵味的“三道弯”风格特征。

图三.古典舞大掖步舞蹈艺术中放大的“三道弯”

在各民族民间舞中,“三道弯”动态来源及其部位的高低、劲力的运用、动律与风格上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同样是“三道弯”,在不同的民间舞中却有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动态特征。“三道弯”又可分为“体态三道弯”和“动律三道弯”两种类型。前者具有雕塑性特点,是在舞蹈动态过程中保持的相对静止的S状曲线造型,后者指身体不同部位的连续动作形成的“三道弯”,强调的是流动的S“动态”的曲线造型。在敦煌舞蹈中,从单一的手臂形态到整体的舞姿造型以及动作的连接,都与“三道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略有差异。近些年来,舞蹈艺术中的“三道弯”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舞蹈艺术家根据舞蹈的表演形式将“三道弯”大约划分为:人体“侧平面”(也作“轮平面”)的“三道弯”、人体“镜平面”(也作“门平面”)的“三道弯”、人体“水平面”(也作“桌平面”)的“三道弯”等。在这些分类中,较为常规运用的是在人体“镜平面”的横线“三道弯”,如傣族舞蹈等;也有在人体“镜平面”和“水平面”基础上构成的“三道弯”,如胶州秧歌等。其中,人体“侧平面”的“三道弯”是较为少见的,它往往表现特殊群体或塑造特殊的艺术形象,如表现老者。这种“三道弯”的动作呈现为伸脖、扣肩、弓背、弓腰、弓膝等的自然曲线,在艺术作品中有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如陈丹青《西藏组画》中的牧民形象,雕塑及摄影作品中的老夫老妇形象,体现了一种夕阳之美、劳动之美。第九届桃李杯民间舞群舞创作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阿婆的幸福生活》,该作品就充分运用了“侧平面”的人体“三道弯”,(图四)其动作前后折曲,真实、鲜活地刻画出一个个年近花甲的阿婆们日常生活中的嬉笑、争论、逗趣等场景,不时也出现“镜平面”的“三道弯”,以突出舞蹈肢体语汇的对比,同时体现阿婆们闲情、浪漫、可爱的一面,又体现出她们幽默、风趣、争斗、好胜的一面。她们以“侧平面”的“三道弯”前仰后合的大幅度动作将肢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体现出老年人生活中真实的、自然的体态,尽展了阿婆们的体态之美、心理之美、夕阳之美的风韵,很好地塑造了舞蹈艺术形象。

图四.群舞《阿婆的幸福生活》剧照

自古“丰胸”、“硕臀”便是女性性别特征中最为显而易见的美,而舞蹈这一用肢体来表达语言的特殊艺术形式,毫无疑义的要借助于女性这种独有的、突出的、富于美感的性别特征来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无论是横向还是立体的“三道弯”曲线,都突出了女性“胸”和“臀”的性别特征,是一种主要由腆胸、翘臀形成的美,是“三道弯”达到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关键所在。诚然,“三道弯”所表达的美还不仅仅是外在的、线条的美,更重要的还需把握舞蹈艺术内在的韵味和文化。因为不同律动所表现出的不同风格韵味的“三道弯”,往往源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题材内容,从中达到了舞蹈艺术所需的形与神的统一,才能使舞蹈艺术真正达到美的境界。

三、“三道弯”的运用与实践

“三道弯”的形态体现在各种舞蹈艺术形式中,在传承性或创作类的许多中国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中,都可以用“三道弯”的概念找到典型画面和造型。如根据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创作的敦煌舞,它更是将“三道弯”演绎得惟妙惟肖。创作于1979年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将典型的“S”形态发展为该舞蹈的标志性特征;在随后的《敦煌彩塑》,以及早期的《飞天》(图五)等经典剧目中的壁画造型、反弹琵琶、犹抱琵琶半遮面等,都是对“三道弯”蕴涵的女性美、典雅美的完美诠释。这些作品都深刻发掘了敦煌壁画和中国古典舞蹈中的典型动作和文化内涵,并由此开创了敦煌舞派。再如,群舞《千手观音》问世以来,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观众们的青睐与好评。该作中所显示的舞台画面美轮美奂,艺术造型精雕细刻,使观众至今回味无穷,以舞蹈“还原”了一个生动、鲜活、圣洁、灵动的意境。慢板中的舞蹈充分运用女性肢体“三道弯”的基本元素,巧妙地结合臂部和手指,烘托出一个神圣、幽静的静态世界;而在快板中,则以丰富的队形变化,造型对比,突出了“菩萨”、“金刚”的形象。她们还通过万千变化的肢体语言,结合臂部与手指,融入了顿续(指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动作的线条成有规律的停顿和接续)式“三道弯”的表演形式,赋予作品以丰富鲜活的变化,给人以更加悠远梦幻的遐想,抒发了作者和表演者至真、至善、至美的博爱情怀,把观众带到了一种自然、亲切、高贵、圣洁的意境,(图六)使欣赏者在感官和心灵上得到了洗礼与震撼,同时也展现了“三道弯”的自然之美、律动之美和延伸之美。

图五.敦煌舞蹈《飞天》剧照

图六.群舞《千手观音》剧照

“三道弯”在舞蹈艺术中无处不见,每个民族的“三道弯”都有其独特的韵味、风格及意义,不同的“三道弯”会给受众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而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则更具有独特的艺术美韵。笔者试以最具代表性、最为典型的傣族民间舞和汉族的胶州秧歌为例作以分析,比较其异同。傣族舞蹈的产生与其宗教信仰和原始图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它的造型和律动多以静谧、祥和、平稳为主,而动作多以模仿动物(如孔雀)为主,其“三道弯”展现以人体“镜平面”的形态构成为主。早期傣族舞蹈都是由男子独立表演,主要突出孔雀基本形态的塑造和面部表情,而动作较少。发展为以女性表演为主后,更加注重对舞蹈艺术中“三道弯”审美意义的阐发,其动作细腻、阴柔、妩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20世纪80年代傣族民间舞经典之作《雀之灵》,舞者通过女性人体夸张、变异的肢体动作,包括指关节的充分运用,体现不同角度的“三道弯”舞姿造型——顿续式“三道弯”、扭动式“三道弯”、造型式“三道弯”、螺旋式“三道弯”,加之得体的头饰和服饰,充分表现了女性肢体的柔韧、灵活,并通过对孔雀在各种情景中的变化,表现了其内在的细腻、聪颖和纯净,刻画了孔雀高洁、超然、灵性、美好的形象。又如第九届桃李杯傣族民间舞作品《小河弯弯》则巧妙地运用了人体“三道弯”的律动之美,用写实、写意,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以流动、飘逸、柔美的“三道弯”肢体语言,以腕、臂、颈、胸、腰、臀、膝、脚等部位的协调动作,突出了肢体“三道弯”的曲折舒展,刻画了小河弯弯的幽静之美,又仿佛刻画出一幅虚幻的美景——似柳枝、似翠竹、似小河、似水草、似游鱼……、与此同时,还可能给你一种扩展之想——似江河、似群山、似云雾、似生命、似繁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图七)

图七.独舞傣族民间舞蹈《小河弯弯》

再如,群舞胶州秧歌《六月清荷》。该作品是以人体“镜平面”和“水平面”为肢体动作而构成的“三道弯”,它以民间胶州秧歌为体裁、以自然之物——荷花为题材,融入了现代元素的舞蹈艺术想象。作品中,结构与动态虽然已突破了民间传统的程式,(图八)但风格仍然牢牢扎根于胶州秧歌不可撼动的“扭”、“拧”、“提”、“抻”、“韧”、“碾”、“推”等撑劲、韧劲十足的基本动律,以突出女性含蓄、内敛的传统审美品格,以及“粉面含春,欲语还羞”的性别特征。《六月清荷》在民间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大胆运用了调度对比、动作对比、色彩对比等手法,又辅之以细腻且柔美的“小法儿”连接动作,“小法儿”中的“三道弯”使得舞蹈动静结合、刚柔适度,并将女性的肢体诠释得更加淋漓尽致,而其中创编者对胶州秧歌动作的突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由于民间舞长久以来扎根于民间、滋生于民间,所以舞蹈动作的依附感、惯性感较强,难以突破。而该作品的创编者敢于推陈出新,敢于标新立异,在动作中揉入了现代舞的元素,让胶州秧歌的抑扬顿挫、张弛有力的特点体现得更加充分。胶州秧歌无论是“扭”、“拧”、“推”、“碾”,都是强调动作过程中的线性感与“三道弯”交织之美,而非强调姿态的造型。近些年,胶州秧歌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如《一片绿叶》、《山里红》、《梦里寻她千百度》等,通过典型的“三道弯”,打造了中国女性舞蹈中独有的韵味和律动,对女性舞蹈“三道弯”的概念形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图八.胶州秧歌群舞《六月清荷》剧照

综上所述,无论是傣族舞蹈也好、胶州秧歌也罢,或是前面所述的各民族、各种类舞蹈,都存在着不可否认的“三道弯”现象,都是把对女性体态的自然审美提升为艺术审美的认识过程,都是把自然存在的“三道弯”之美创造性地运用到舞蹈艺术形式的典范。

四、“三道弯”的概括与总结

很显然,无论舞蹈中哪一类哪一种、是先天是后天、存在多与少、大与小的“三道弯”现象,都不是人们在开始就用“三道弯”的概念或理论来形成并完善的,只不过是我们在舞蹈的大千世界里,经过对若干舞蹈作品或动作实践性的筛选与归纳,从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带有典型性的、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概念。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让后人用一种独到的视角来解读某些舞蹈现象;另一方面,也让人们能以创造激情和灵感用这种新的概念进行一种新的创意。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年代的舞蹈艺术作品,其“三道弯”的形态、律动、风格等各异,它们有的劲扭若狂,有的飘逸如云,有的顿续如鼓,有的流荡如水,有的逗俏如丑角,有的庄严如雕塑;有的是对女性体态的夸张显示,有的是对动物灵巧动作的逼真模仿,有的是对自然界景物的动态描绘;有的是大雅之堂的盛典,有的是民间闲暇的自娱。它们色彩斑斓、气象万千,丰富着舞蹈艺术的大千世界。但同时,“三道弯”的舞蹈现象也从中独树一帜,成为舞蹈创作、表演和审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

女性舞蹈的“三道弯”虽然在创作、表演和审美当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种孤立的艺术现象或一种孤立存在的艺术形式,其本身带有很强的依附性和综合性。它绝非仅仅是一个“三道弯”的曲线状态或一种特定舞姿的造型,还需要文化赋予它内涵,还需要韵律赋予它风格,还需要服饰赋予它特征,还需要布景赋予它环境,还需要灯光赋予它特效,还需要音乐赋予它“血脉”,还需要演技赋予它规范等等。(图九)

图九.西班牙民间舞蹈中的女性“三道弯”造型

“三道弯”在舞蹈表演中呈现出多样性的表现特点。它可以是人的正面体位旁扭,也可以是人的侧面体位正扭,还可以是人的正面与侧面综合体位的扭;它可以是人体的躯干在扭动,也可以是人体的上肢在扭动,还可以是人体的躯干和上肢综合在扭动。所以绝不能把“三道弯”作为一种对肢体的束缚,也不能把“三道弯”作为一种对体态曲线的束缚。解释胶州秧歌时所用的“三弯、九动、十八态”,把“三道弯”扩展、衍生的可能性表达到了极致。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文化。这些舞蹈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来源于民间的生活和劳作,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生活的土壤之中,成为人民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无论是“三道弯”也好,“九道弯”也罢,都必须从民间、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使舞蹈艺术之树茁壮成长。

结语

“三道弯”形态在不同舞种、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韵味的舞蹈中随处可见,但笔者所列举的都是带有典型性的、在作品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形成了一定特性的“三道弯”现象,其目的并不是要将所有的舞蹈作品“三道弯”化,而是要对客观存在于舞蹈作品中的“三道弯”现实进行梳理、概括和总结,以进一步确立“三道弯”理论概念,提升“三道弯”的理论价值,完善“三道弯”的理论体系,使“三道弯”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解、认可、理解和运用。

如今,在女性舞蹈中“三道弯”已经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无论是中国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抑或东西方各地的民间舞等,都无可否认“三道弯”的客观现象及其独立的舞蹈审美价值。总之,“三道弯”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舞蹈形式,呈现的是状态,展示的是艺术,表达的是情感,蕴涵的是文化,而所有这些的主宰者是人。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舞蹈人才,才能使“三道弯”在舞蹈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不断得到发展,才能使我国的舞蹈事业后继有人、繁花似锦。

【参考文献】

[1]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王朝闻著.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

[3]张华著.中国民间舞与农耕信仰.中华艺术文库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4]谭桂琴.“三道弯”的两种类型与审美特征.艺术教育.2005(6)

[5]毛红庆、高志毅.胶州秧歌的独特魅力欣赏.戏剧丛刊,2009(3)

[6]额瑜婷.构成傣族舞蹈审美特征的几个因素.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9)

[7]孙晓燕.浅析“三道弯”在民间舞中不同的动态特征.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仅用于个人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